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生效实施二十周年,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创建并全面展开“一国两制”实践和特区治理二十年,这是澳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澳门特区过去这二十年“一国两制”的实践充分展示了澳门特区同胞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勇气,也充分体现了澳门同胞和祖国内地同胞荣辱与共,携手前行,共谋发展和复兴的深厚民族情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上,我们需要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澳门特别行政区创建治理的经验,深刻认识和理解“一国两制”实践的模式与特色。
如果不能够理解中华民族历经的磨难,就不会深刻理解澳门特区今日的“一国两制”实践;
1557年,葡萄牙人在南中国海岛屿之间从事了数年非法贸易之后登陆澳门聚合而居并接受中国政府管辖和治理。1887年,葡萄牙利用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国力衰微的情势而要求和中国签署《中葡通商和好条约》,确认其非法占领定居澳门的权利并攫取到管理澳门的特权,并逐渐在澳门实施葡萄牙式的殖民管治。
100年之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87年在北京签署,其中明确宣告,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以下称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对澳门执行特殊的基本政策。”
澳门开埠近五百年沧海桑田的巨变折射出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的重大变迁,也是近代中国从衰落走向复兴的缩影和见证。站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创建并实践“一国两制”二十周年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相信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一国两制”始终是澳门特区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澳门特区发展最为宝贵的制度资源。“一国两制”实践为澳门特区提供了最为精彩的历史舞台,也为澳门特区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牢牢把握“一国两制”实践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守“一国两制”实践基本底线,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澳门特区之特和特区之长贡献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一国两制”实践是接力长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度自觉,以创造性的实践解决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的问题,应对时代的挑战。“一国两制”也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和转型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战略纵深。
如果不能够理解人类历史的沧海桑田,就不会深刻理解今日澳门特区的繁荣稳定的意义;
在世界第一波全球化的浪潮中,澳门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裹挟到其中,并成为葡萄牙在东亚垄断海上贸易的据点和基地,这一度让澳门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但是随着葡萄牙海上贸易霸主地位的衰落,澳门作为中转贸易港口的地位也受到很大影响而不断下降并最终被取代。在实现回归祖国怀抱之后的21世纪前二十年里,澳门这个经历过繁华的东方小城却重新换发了生机和活力,在世界第三波全球化浪潮中又一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20年前的今天,饱经沧桑的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开启了澳门历史新纪元。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何厚铧、崔世安两位行政长官带领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同时,他也特别强调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处理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用不着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志坚如磐石,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澳门事务!”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澳门特区社会各界坚守爱国爱澳的传统,自觉履行宪制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澳门特区立法会在2009年顺利制定实施《维护国家安全法》,澳门特区行政会在2018年通过行政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通过实施,意味着基本法第23条立法终于顺利通过使得国家安全问题有了基本的底线和保障,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为进一步落实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在机构上提供了保证,完善了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配套机制。
这些都为澳门特区治理和“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探索,也不断夯实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成的宪制基础,推动澳门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特区宪制秩序重塑目标的实现。
如果不能够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不能理解澳门特区未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日的世界正在面临政经格局百年未有的调整与变革,当下的中国在进入新时代之后也面临着诸多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澳门特区第五届政府在纪念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正式就职即将带领特区开启新的发展历程。
今年年初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特区有新的定位,即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规划纲要将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澳门特区多元的角色与功能,发挥并增强澳门特区在区域发展进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澳门特区“一中心”建设,就是要将澳门特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别高品质的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名城。澳门特区“一平台”建设,就是要将澳门特区打造成为高端的中国和葡语系国家之间高端商贸合作服务的交流平台。澳门特区“一基地”建设,就是将澳门特区打造成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融合发展。随着如火如荼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澳门特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打造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形成高度重叠,这将推动澳门特区不断提升“一国两制”实践的高度与层次。
在香港和澳门特区相继迎来二十周年之际,两个特区的“一国两制”实践都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型,从回归之初国家统一目标的实现到今日特区治理和区域治理的深度展开,从特区创建之初与内地之间的政治区隔到今日经济民生的融合,从恢复行使主权洗刷民族历史耻辱到承当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不论是在积极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还是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新的世界格局重塑方面,澳门和香港一样都可以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角色做出积极而特殊的贡献。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展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这些都将为澳门和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赋予新内涵,确立新目标,引领新方向。
来源:中国网,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32_216132.html 发表时间:2020年1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