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均洪:发扬优良传统 深入推进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长效机制建设
字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渠道。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讲好思政课,体现着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有领导干部上思政课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常为党员、学员讲党课、作报告,帮助他们了解党的基本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高校不断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整体上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长效机制。

第一阶段:以重视马列课程教学为主要目的,要求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首次从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领导健全领导体制两方面,提出高校领导干部要上马列主义课。特别要求学校要指定一名具有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懂得教育规律的书记或校长主管此项工作,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参加教研室的重要活动,并尽可能兼教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或做专题报告。《试行办法》基本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支队伍的雏形,强调党团组织应当抓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和干部也都有责任,这三方面必须同时加强。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从队伍建设和领导体制双向维度,构建了高校领导上好思政课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三支组成力量。之后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198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1991)、《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199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要求,不过对上课内容、方式、数量、考核等未做统一规定。

第二阶段: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对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提出了组织、领导和实施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架构,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中,学校党政干部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校党政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具体形式,即要聘请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鼓励党政领导干部给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文件还提出学校要有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伴随高校思政课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体制化,高校领导干部作为思政课顶层教学队伍的地位被固定下来,并在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三阶段:从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效果方面,对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硬性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高校领导干部上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意见》以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了高校领导干部上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基本内容。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硬性要求,即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可重点讲授“形势与政策”课。2020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在制度层面要求各地方要建立学校领导干部上思政课讲台的长效机制。这标志着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已经从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师资队伍转向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建设。

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和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长效机制建设的坚实基础。高校领导干部要及时转换传统思维和过往认知,要从高校管理者、思政教师、新时代治理者等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思考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和职责,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上好思政课作为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不仅要上好一堂思政课、兼教一门思政课,更要勇于、乐于承担一门思政课,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推动相关长效机制建设。

高校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积极构建起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的一体化、立体化、常态化模式。高校领导干部要与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共同推进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一体化,不仅要成为优秀的高校管理者,也要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倾听者和引路人。高校领导干部要深入结合当前形势和中央政策,面向青年学生举办多一些专题讲座和时事报告会,让学生能够及时、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校情;同时,可以通过座谈会、沙龙等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回应和解答青年学生的诉求与困惑,推动高校思政课从单向性、说教型转向互动型、立体化。

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学校的书记、校长,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负责人,不仅要统筹组织、指导协调高校思政工作,更要立足自身职业特色、身份特色,发挥在政治、阅历方面的优势,开启“思政第一课”,展现出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拉近青年学生与党和政府的距离,让高校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高校领导干部上好思政课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领导干部发挥永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作用的重要形式,是高校提升思政工作水平的前瞻性、长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启发学生脚踏实地勇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阵地,也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来源:党建网,http://www.dangjian.com/shouye/sixianglilun/lilunqiangdang/202006/t20200623_5685733.shtml 发表时间:2020年6月23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