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鉴中华优良文化传统中的哪些思想精髓?
字号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的重要启迪。那么,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精髓值得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借鉴呢?阅读了很多学者的文章,发现有些专家是从哲学角度解读的,有些专家是从保护角度解读的,有些专家是从尊重自然等角度解读的,都有参考意义。

个人认为,还有一个角度专家很少论述,即利用的角度;不论述的原因可能是“习以为常”: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还需要论证吗?似乎多此一举。其实不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能或不让利用自然的事情。故,还要把它单独列出来。

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这样的案例众多。人类从一诞生开始,就采摘树果以充饥,也就是利用自然解决生存问题。《荀子·天论》中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开始时人们对自然界是畏惧的,要靠天吃饭,只好“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以后,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一些规律,于是就“骋能而化之”,“制天命而用之”。

堪舆(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水),是《周易》的延伸学问,主要讲选择有利地形而用之。几千年前的城市选址要“依山傍水”,不仅是要解决居民的用水问题,还要用“山”作为城市的防御地势。

战争中选取有利地形以“用兵”,也属于利用自然。

以下,是人们经常见到的一些优良传统文化精髓。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视天地人万物为一体。儿童蒙学的“三字经”,则将天地人视为“三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被表述为“天人关系”。在儒家看来,“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人无间断”。人与万物一起生生灭灭,协同进化。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就生活在自然之中。董仲舒曾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先生解释说: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程颐说:“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动不得。”就是说,根本不能设想人游离于自然之外,或超越于自然之上。“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和谐统一。

道法自然。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管理人员和专家没有一个不熟悉这句话。“道法自然”,是要效法自然之道。《老子》第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自然法则看成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必须顺应天道,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王弼注曰:“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安全,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于自然无违也。”他告诫人们,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顺应自然。在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农家自成体系。古代农业形成了以“物候”、“时候”为基础,以“农时”为核心的农作制度。夏代历书《夏小正》按月份把天象、物候、农事联系起来,年年如此,循环往复。《诗经•豳风•七月》《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礼记•月令》等,都提出要以物候定时节,以时节安排农活。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自然物候、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和日月星辰位置移动,与农时、季节相对应;农民按24节气变换进行农业生产、安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丰收。

尊重自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论语·述而》中说“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即钓鱼不要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不要射夜宿之鸟,反映出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思想。《孟子·尽心上》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扩展到爱护各类动物、植物等自然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强调人类应当担负起保护自然界以及其他生物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尊重与爱护大自然,以仁慈之德包容与善待宇宙万物,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和生态智慧。

保护自然。我国古代通过立法,形成了对生物资源按自然规律顺时取用、禁止灭绝种群等规定。上古时代夏禹执政时颁布的一条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大意是说:春天三个月中,正是草木复苏、生长的季节,不准上山用斧砍伐。夏季三月,正是鱼鳖繁殖和生长的季节,不准用网罟在河湖中捕捞。辅助齐桓公称霸的大臣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君主),“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

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体现对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古人认为,勤俭是关系生存败亡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延绵5000年仍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因素。《荀子·天论》中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历史上不少明君贤臣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识节俭美德的价值,所谓“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土地节约也是古人强调的内容,人们熟知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就是经典的保护。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循的节约理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也是我国绵延数千年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柱。

与现有文献总结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相比,增加了利用自然、顺应自然(来自农学)、强本节用等理念,这样才能与我国当前推进的资源效率型、环境质量型、气候友好型社会建设相对应。

来源:宏春观察,https://mp.weixin.qq.com/s/S3J6rG4ZJhV47pfE32hoiA 发表时间:2020年5月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