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生活垃圾分类要从“以形为主”走向“神形兼备”
字号

在2020年上半年全民开展抗疫的大背景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迎来实施一周年的日子,可以说,经过1年的努力,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很大成功,在行为、习惯和思想等方面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治理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开始执行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以来,在三个层面上取得较大成功。

一是行为层面。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面貌出现根本性改变,以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居民和社区为例,实现了“惊人”的变化,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放垃圾已经成为各个社区和居民小区的一道“时尚风景线”;

二是习惯层面。一年时间改变以往“陋习”,形成新的城市习俗实属不易,从垃圾的源头分类一直到运输分类和利用分类,全生命周期的垃圾分类工作在上海已经“习以为常”,实现了从“分类是新闻”到“不分类才是新闻”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思想层面。在1年前,对于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很多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到今天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工作形成高度的“思想共识”,并开始“引以为傲”地总结归纳垃圾分类的“上海经验”、“上海模式”,这充分体现出广大公众通过垃圾分类上了一堂鲜活的“绿色发展”课,并广泛接受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考虑补足几方面的短板,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做到“神形兼备”,最终成为城市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补足效率短板。垃圾分类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环节多,流程长,目前在某些环节和流程上仍然“略显粗糙”,比如分类还不够精细,执行还不够严格,致使垃圾分类还无法全面发挥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作用。

二是要在覆盖面上下功夫,补足范围短板。垃圾分类工作面向的主体包括本地和流动人口,居民和单位用户等等,怎么解决百万以上的流动人口,特别是短期来沪流动人员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用户等等的分类习惯问题,只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扩大覆盖面,才能真正发挥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是要在辐射性上下功夫,补足标准短板。放在区域乃至全国的视角来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这项工作其实尤其需要群策群力,在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和做法,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上海的经验扩散辐射出去,形成垃圾分类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四是要在智能化上下功夫,补足激励机制短板。上海在十多年前启动“绿色账户”制度,时至今日,当年的很多初衷都已经得到实现,但在激励机制的推进上仍然存在较大不足,接下来,应该推动绿色账户面向“智能化”的智慧转型,通过构建垃圾分类大数据系统,引入智能算法,对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模型分析和计算,从中找出最有利于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和覆盖面的激励工具和手段。

来源:微信公众号“环境经济观察”,https://mp.weixin.qq.com/s/DgEVas5K7uGdWj9snTmEbA 发表时间:2020年9月4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