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文:探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十四五”时期新征程
字号

编者按:绿色发展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关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2020年底,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渤海湾生态环境治理、长途运输货车大气污染治理、农村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这个进程之中,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转型虽然艰难,但还是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深度转型将开启新的征程。那么,深度转型将会面对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转型思路、方式及措施?对此,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

国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生产、生活方式历来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最有影响的建设内容。虽然我国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深度转型还在继续。您认为进入“十四五”时期,转型过程中还有哪些主要任务或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常纪文:一是培育各区域和各行业绿色生产转型的动力,让绿色成为企业信用的组成部分,让绿色成为市场竞争的要素,让绿色成为企业和区域的品牌。这里举个实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共集聚了3471家废塑料回收加工作坊或者小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和水体污染,2015年开始依法进行整顿,开展绿色生产大转型,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多肉产业、花卉产业、家具制造产业、物流产业和电商产业,近期调研发现,天蓝蓝的,水清清的,生态优美,百姓安居乐业。阶段性地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转型目标,成为苏北区域绿色转型的样板。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自觉自愿开展绿色生产转型,让地方政府自觉自愿支持企业绿色转型,让公众自觉自愿消费开展绿色生活方式转型。

二是提升各区域和各行业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的能力。绿色生产转型是全方位、各环节的,要发挥大数据、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教育培训、社会参与、政府监管、信息公开的综合作用。近几年,从绿色企业到绿色供应链,从污染防治到低碳发展,从绿色生产到绿色生活,从绿色金融到绿色调控,从信息公开到社会参与,从执法监管到信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正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建议将科技因素融入智慧企业、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加快产品、服务和产业的科技创新、智能创新,促进科学转型、精准转型,提高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的配置效率。

三是形成促进各领域和各行业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的绿色供应链。在各领域、各行业开展全方位、各环节的绿色化改造和升级,在国家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中整体提升上下游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水平,使低碳、绿色、循环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是建设促进各领域和各行业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信息和交易平台。建议各区域和各行业建设支撑绿色生产的技术、资源、人才信息和相关的交易平台,减少绿色转型的成本,提高绿色转型的绩效。可在全国范围内公布相关的科学试验和检测清单,建立相关的数据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规定政府只能采购没有开展重复实验和检测的产品和服务,力争减少企业的同质化低端实验和检测,提升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积极性,防治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浪费,提高转型效率。

五是健全促进绿色消费市场发展壮大的政策和标准、指南体系。可建立健全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生活的标准、指南、评价和推荐体系,为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制定完备的金融、技术和管理政策体系,利用区块链等大数据科技手段建设公平、公开竞争的绿色市场体系。

国研网: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深度转型期,在执行上述任务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我们高度注意的问题?

常纪文:一是绿色生产转型战略必须结合区域和行业的基础和条件,考虑民生需求和经济可承受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优化,我国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加上以煤炭为能源结构主体的现状没有改变,以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化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改变,因此绿色转型的挑战前所未有,绿色转型的难度前所未有。绿色转型涉及产业的建设与升级,涉及产业链的配套,涉及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展现绩效,因此“十四五”的绿色发展转型目标,应实事求是地定位为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目标中的阶段性目标。为此需要把握好绿色转型的时间节奏和强度节奏,稳中求进,切不可急于求成,防止影响民生,防止伤经济的元气。

二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需要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搞“一刀切”。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提高转型目标,加快转型进度。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转型目标和转型进度宜以国家规划的规定为准。对于相同的产业类型,不能因为区域差异而区别对待,防止引发跨区域的污染产业转移。如果可以利用东部、中部、西部区域之间的发展时间差,梯级推进绿色转型,“十四五”时期的绿色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需要考虑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分类施治。建议创造交通、信息化等便利条件,让乡村更多的生态区域、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以点带面地促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调动各界参与绿色转型的积极性。基于国内外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十四五”时期我国各地区农村农业的绿色转型,除了特色乡村和优势农业外,可能还得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反哺农业的路子,在城乡统筹、工农业统筹的大格局中,依托城市和工业,做好美丽乡村和优势农业的发展工作。

四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转型需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切忌推倒重来和一律搬迁。撤村并点等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任何重大决策或者重要政策出台前,建议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真实的民意测验和社会稳定评估,确保经济可行、群众接受和环境友好。

五是适度加快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的进度,防止以文明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借口拖延转型。垃圾分类、改水改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涉及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及人民文明行为的广泛和深入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久久为功。但是我国已进入转型期中的关键期,参考国内外绿色转型的时间窗口,目前是我国开展绿色生活转型的最佳时期,因此“十四五”时期,需要全面部署,夯实基础,码实各方责任,健全监管体制,创新工作机制,适度加快转型的进度。

国研网:从政策层面和道路的选择角度来看,对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深度转型的任务及目标,您有何见解?

常纪文:一是营造绿色转型的良好条件。中国的经济早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只有在国际经贸一体化的大格局之中,中国才能完成自己的绿色转型任务。因此,“十四五”时期,中国应当继续扩大和优化改革和开放,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扩大吸引绿色投资,实现本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营造宽松的国际营商环境,防止工业产品出口出现风险进而影响国内绿色生产转型的进程。

二是选择科学的绿色转型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借鉴和参考了国外经验,但最终都是运用中国的思维、基于中国的特色国情、利用中国的独特方法,如党政同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既发展了中国的经济,也缓解了中国发展中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既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自身的规律,也要不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绿色发展成绩巨大,但是也要评价,一些领域、一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是否局部性和阶段性地偏离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如果存在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偏离,“十四五”时期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争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律的吻合中持续协调共进。

三是在大格局中开展绿色转型。“十四五”时期,建议以城市群、大江大河流域和区域为单位,其中各行政区域的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互补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优化措施。防止低水平重复投资和建设。只有在区域流域绿色大转型的大格局中,才能整体提升各行政区域的绿色转型水平,而且这种提升靠得住,走得远。建议继续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红线,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社区,把一些自然资源和荒野留给后代。

四是完善绿色生产和生活的工作体系和规范、政策体系。要健全绿色的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社会体系、法治体系、责任体系。鼓励地方开展绿色转型立法,使转型既有法律的强制性,也立足于各地实际体现措施和要求的灵活性;对于敷衍转型的形式主义和“一刀切”的行为,要健全追责机制。可参考江苏的做法,在各地实施生态文明公约,促进道德规范的自觉实施。鼓励上级政府寓管理和服务于一体,与下级政府签订转型合作协议,将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和灵活的地方实际结合起来,促进各地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自觉、尽早转型。

国研网:关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深度转型,从具体民生的角度您认为可以采取的举措和措施有哪些?

常纪文:一是开展绿色供应链的设计和改造。从产品的供应链前端入手,制定产品包装和生鲜菜品入市的绿色强制标准,开展清洁生产,加强能耗和能效评价,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减少过度包装和垃圾产生量。

二是推广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建议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鼓励销售全装修住宅,减少建筑资源浪费,防止建设污染;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延缓二次装修的时间。建立健全建筑和设施的长效维护机制,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居民的经济支出。

来源:国研网,http://www.drcnet.com.cn/www/TrainInterview/TrainInterviewDetail.aspx?interviewid=207 发表时间:2020年8月1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