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回归挫折教育本义 让孩子成为创造的主体
字号

如今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从小生活在蜜罐里,需要经受一些挫折教育,对于挫折教育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的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磨难教育”,有意设置一些困难和挫折的环境或情境,比如把孩子送到艰苦的地方体验生活,或者让孩子参加“吃苦训练营”之类的活动进行锻炼。还有的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压孩子,让孩子多多地经受输赢较量,尤其是输得起。即使孩子进步了、成功了,也不给予赞赏、鼓励,反而提出更高要求和更严苛的评价,防止孩子过分自信。

首先这些观点把挫折教育功利化了,无视挫折教育在人生命成长中的自然性和生活性。

挫折教育不是为受挫折而受挫折,不是刻意制造挫折,刻意体验痛苦。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环境、与人交往、参加各种活动中时时处处都会面临挑战或挫败,比如把饭洒在了桌子上,系鞋带怎么也系不紧,和爸爸下棋又输了,作业不会做,考试考砸了,和朋友吵嘴了,甚至被别人欺负了……现在很多家长总是寄希望于教育外包,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交给课外班,交给各种训练营,却恰恰忘掉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教育,更能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而家长,更应该是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陪伴者。

其次,这些观点忽略了挫折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成人。

家长所谓的“蜜罐”仅仅是从家长角度所看到的我们给予了孩子太多物质的满足、太多的关注和保护,并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成人总觉得自己扮演着知识的权威,掌握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对孩子评判的权利,孩子在家长人为设定的困境和评价中去被动地服从,逐渐成为家长想要的样子。当然,在成人的刻意“磨练”下,有些孩子确实表现出惊人的意志,也取得一些超于同龄人的成功,但我们不得不提防其中的风险:“孩子是否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孩子是否有健康的心灵”“孩子是否对所做的事情有意义感和价值感。”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真正的挫折来自孩子的生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且只有孩子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他才能成为挫折体验的主体,战胜挫折才真的成为他本体的需要,从而激发他的主动性和掌控感,并进一步激发他的潜能。

关于挫折教育,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家长要有宽广的胸怀,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坚定不移地信任。

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但是孩子一旦遇到挫败,就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指责孩子,使孩子遭受内外双重打击,对孩子的人格健康非常不利。比如有的孩子成绩总是上不去,妈妈就承受不了了,说:“我的孩子竟然这么普通,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我都想放弃他了。”学习是孩子的人生功课,孩子还没有放弃,家长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偶尔没考好,妈妈就变成了祥林嫂,沉浸在悲观失落的情绪中走不出来。

家长总是容易把孩子的挫败当成自己的挫败,对孩子的不接纳有可能就是对自己不接纳的投射。父母的完美期待和苛求培养出了同样具有完美情结的孩子,很多孩子惧怕失败,干脆选择逃避,不敢上考场,就像战士不敢上战场一样,没有了强大的内心,还谈何生存?

心理学里面常常讲到的“安全感”这个词,实质上有两层内涵,一层是指“安全基地”,父母对孩子表示接纳和信任,使得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向外探索,告诉他:没问题,我相信你;一层是指“安全港湾”,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遭遇危险、失败时,可以回到父母身边仍然享受到安抚和鼓励,告诉他:没关系,我依然爱你。家长应该成为家里的“定海神针”,无论孩子遇到什么挫折,永远都和孩子在一起。

家长要陪伴支持孩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积极反思的能力。

在遇到困难、解决问题之前,情绪的处理是第一位要做的。面对挫败,孩子和家长自然会产生沮丧、生气、委屈、愤怒、羞愧等各种情绪,这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共情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走出挫败的困境,还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创伤。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是有差异的。这与他们的神经发育、认知发展、语言表达、思维都有很大关系。比如幼儿,他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哭闹和动作,逐渐会通过语言来表达,会在他人的安抚下平静下来,并开始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我们举个例子,当一个小孩子好不容易用插片拼了一把长长的宝剑,他得意地给爸爸炫耀,结果,“宝剑”从中间折了,掉到地上撒了一地,这个小事件成为孩子幼小世界里的一个大挫折,他哇哇大哭,伤心欲绝。这时,家长如果能共情孩子的难过,允许孩子表达他的失落,那么孩子会因为得到正确的安抚而较快地平静下来,从而才有可能进入到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再次实践的环节。

如果家长早期就帮助孩子在情绪处理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积累大量的成功经验,那么到了青春期,当他在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在更广泛的社交过程中遭遇更多的挑战、危机或挫折时,也能做好自我调整,不至于出现过于激烈的情绪冲突。

情绪安顿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孩子越小,越需要具体、细致的帮助。我们的帮助不是包办代替,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学会反思,调整行为,不断尝试。比如“宝剑”掉到地上损坏了,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会折呢?是插得不牢?太长了?太细了?还是挥舞得太用力了?不论孩子的分析和办法是合理还是幼稚,都不要去做评判,而是鼓励他去验证;还可以进行追问质疑,除了这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吗?那么孩子就会开动脑筋去想,他的思维就会更开阔,更有灵活性。

再比如,孩子上学丢三落四,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应该让他挨批评才能长记性。其实这种所谓的“挫折教育”更像是一种惩罚,真正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忘带东西的原因,针对原因再一起想办法,如何避免再次出现遗忘。

家长要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挫折,以生命智慧和幸福力塑造心理韧性。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的思维离开舒适区,习惯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状态,可以超越传统的线性分析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创新与整合各类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勇于尝试和接纳失败的能力。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提出一个概念叫弹性思维,这是一种富有张力的思维品质,能够打破条条框框,跳出思维定式来看问题。

纪录短片《成为詹森先生那样的人》(《To Be a Mr Jensen》)的主人公克莱特·普弗(Clint Pulver)是一个世界著名鼓手,他小时候上课时总是情不自禁要敲桌子,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排斥,直到碰到他的老师詹森。詹森老师送给他一对鼓槌,告诉他:你是天生的鼓手。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摆脱已有的认知和价值体系的束缚,在失去中看到获得、在不完美中看到生机,获得一种审美的、不功利的精神解放,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态,还会赋予我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命运发生建设性的改变。

另外,兴趣爱好和喜欢做的事情也可以使一个人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产生巨大的力量,跳出困境,给转换思维和调节情绪创造弹性空间,也更有利于创造灵感的迸发。心理学把这种专注于兴趣和意义事件中不知疲倦的状态叫作心流或福流,是幸福感的源泉。幸福感越强,抗逆力就越强,越具有心理韧性,越容易在逆境中生存。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日趋紧迫,竞争激烈,即使是兴趣爱好也被附加过多功利的目的,少有真正感受内在热情和意义的机会,导致一些孩子困于兴趣乏味、空虚无意义的心灵处境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挫折往往会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说,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粗暴受苦受难的教育,更不是被动服从惩罚式的教育,而是在遵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满自主主动、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幸福美感、充满智慧能量的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我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并不断创造生活的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时间:2021年8月24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