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从雾霾险看金融防霾大有可为
字号

121日那天,北京的雾霾深重。明知出门就会吸入有毒的空气,还不得不参加一场论坛。路上见到网上流传的段子“……听说北京今天出来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有苦难言。我不是亡命徒,也不必为稻粱谋。冒险出门只为履行事先的承诺,但是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小子命苦,没想到一周刚过,悲惨的经历又要重新来过。昨天来上海开会,本来可以躲过北京这周的雾霾红色预警,明天却不得不冒险回到霾区,原因又是因为事先承诺。憋气(literally)之余心里纳闷,那些会议的组织者,难道就没想过遇霾改期?

回想起前年北京的一场国际马拉松,也是顶着雾霾狂奔,成为马拉松史上的奇闻。主办者的理由,也是事先约定,无法更改。背后的逻辑,表面上是改期的成本,实质上是对雾霾的无知无畏。12月初雾霾爆表的当天,北京有的学校还让小学生在户外上体育课。闻之令人痛心。如果体育老师、校长和教育局的老爷们,明明知道吸入有毒空气,会导致肺癌和死亡,他们还会对学生实施慢性谋杀吗?

日益频繁和严重的雾霾,给人们的健康埋下巨大隐患。未来若干年,因吸入有毒空气而导致的肺癌和死亡,有可能会大幅度上升,由此导致的个人和社会成本无疑会增加。具体地,公共医疗卫生的支出会大幅度上升。

可以想象,随着公众对雾霾危险认识的提高,今后雾霾下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大型的公共活动,遇到雾霾会遭到用脚投票的抵制。

假如有一种办法,能够让公共活动的组织者,在雾霾达到一定危险程度时,延期或者取消活动,而又能把大部分成本分散出去,那么未来冒险举办公共活动的情事就会减少。由此可见,在这种雾霾频繁的新常态下,防治空气污染,以及因污染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并不完全是环保和卫生部门的义务,金融业也可以大有作为。这几年不少人喜欢金融为实体服务的高调,而眼前就明摆着这样的服务机会,可不能视而不见。

首先想到的是保险业。是否可以参照农业指数保险的模式,开发与空气污染指数挂钩的保险产品(权且称作“雾霾指保”)?这种依据指数的保险产品,在精算的基础上确定保费,按照事先约定的标准和条件,一旦雾霾指数超过事先约定的指标,即可理赔,而不必对具体的伤害作出勘察,从而降低保险产品提供者的运营成本,并且确保理赔的效率。如今空气质量指数随时发布,使得此类保险产品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唯一的限制,是历史数据的缺乏。

可以想见,有了这样的保险制度,不仅霾区的企业和个人有了空气污染伤害的补偿机制,降低雾霾伤害的风险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融资机制提供的激励,倒逼行为方式的改变和公共政策的改善,从而形成更加积极有效的雾霾防范和伤害补偿机制。各种利害相关者,包括保险公司和投保的客户,因为雾霾与他们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因此会对雾霾的污染源更加警惕,对污染的行为予以抵制。保险公司会有更大动力,对霾区的民众提供金融消费者教育,减少无谓的暴露和伤害,也会有更多的人追求健康文明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地减少排放。可以预见,眼下用来创造各种调侃段子的能量,会更多地转换为雾霾防治的具体实效。

当然,凡事知易行难。雾霾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发,会遇到各种约束条件,包括上述历史数据缺乏,保费的精算缺乏依据,因此保单的定价和保险公司的商业风险控制具有挑战性。上网一查,发现已经有的保险公司提供了雾霾健康险种。其中一款险种,针对肺部肿瘤等结果理赔,无法判断具体投保人的疾病,与雾霾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一款,从形式上看,与本文建议的雾霾指数保险相似,但是推出不久即遭到保险监管部门叫停并处以罚款。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个别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瑕疵,也不要因噎废食,堵塞了雾霾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供给。

考虑到雾霾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巨灾,其中的公共商品特征,使得政府的介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由国家发行雾霾债券,用以建立国家级的雾霾再保险基金,对商业性的雾霾保险提供分保,则可以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雾霾风险及其融资的效果,提供一道额外的保障。国家的财政部门、金融监管当局,也可以从财政金融政策的角度,与国家环保、气象、卫生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促进环保体系的建设。

除了雾霾保险之外,银行信贷也大有可为。大多数污染企业的背后,都有银行信贷的影子。因此防治雾霾,银行也有责任。绿色金融已经有了监管指引,政府部门也在原则上呼吁,但是迄今为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因此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绿色金融系统。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伤害,政府和银行监管当局,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动绿色金融的普及。具体地,要立即在商业银行建立空气污染企业的黑名单制度,包括中小企业,杜绝信贷资金流向那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企业。

如果真心实意地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不妨从雾霾指数保险和绿色信贷开始。


来源:财新网2015年12月9日,http://opinion.caixin.com/2015-12-09/100883719.html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