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要义与指数分析
字号

国家中心城市是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从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2010年、2016年、2018年国务院先后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设计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入,从而使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我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要义

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解,关键在于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来把握其核心要义。

(一)区位枢纽性:国家中心城市的前提

区位枢纽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前提,是一座城市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首要考量。“天时、地利、人和”,自古以来,无论是战争还是经济发展,区位都至关重要。对“区位”一词的理解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其次,它还包括人们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一座城市,往往因为它在区位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而成为枢纽。从传统意义而言,城市的枢纽性功能主要是基于地理区位的特殊性或重要性而形成的交通、物流、通信等方面的枢纽功能;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依赖传统地理区位优势的城市,其枢纽性功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一些不具有传统地理区位优势的城市,通过某些方面的创新引领,也能够建立并不断增强其经济区位优势,并发挥经济区位的枢纽性功能。

(二)服务综合性: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

综合服务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亚里士多德为城市下了一个经典定义:“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在城市。”城市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表现为城市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和能力,其状态最能体现城市系统的特征及运行质量,并决定经济活动的水平。我国一些城市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很深的计划体制烙印,城市与外部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计划调拨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发生转换,对外经济联系日益扩大与紧密,集聚与扩散的程度不断提高,朝着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但各类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带来较大的摩擦与内耗,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程度依然较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产业集聚性:国家中心城市的根本

产业集聚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根本。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歇尔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都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可以激发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竞争效应和学习效应等诸多显著效益。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市体系“塔尖”,既取决于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竞争能力。综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要将推进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以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同时融入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居住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形成有机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四)创新引领性:国家中心城市的命脉

创新引领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命脉。创新是优秀的基因、是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功能在于,以创新担纲引领,以引领助推发展。就是要立足国家战略、找准发展定位、担纲发展使命、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从而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向深入。创新为国运所系、大势所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征程中,创新引领是国家中心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国家中心城市要统筹推进科技、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多领域多层次的融合创新,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在创新驱动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创造发展新优势,开拓发展新境界,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奋力向全球创新城市迈进,强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

(五)开放包容性:国家中心城市的气象

开放包容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应有气象。开放带来进步,包容孕育文明,大国之大、大国之强,须有开放、包容、活力之气象。全球化之下,国家竞争力不仅在于自身拥有多少资源,更在于能否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气度聚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将开启我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新征程。国家中心城市应当是最集中体现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形象的城市,应当是最能够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首先,国家中心城市要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全面形成竞争新优势,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其次,国家中心城市要加快建设更高层次包容性城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城市文明跃升、国家繁荣美好。

(六)生态宜居性: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

生态宜居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城市的发展承载着每一个居民的幸福和健康,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正是国家中心城市承载生态宜居功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首先,国家中心城市要做“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树立“紧凑城市”和“精明”理念,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其次,国家中心城市要做“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再者,国家中心城市要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以自然为美,让自然在城市中自然地生长;控制城市开发强度,防止“大饼”式扩张,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七)人文凝聚性:国家中心城市的灵魂

人文凝聚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灵魂。如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人生活和理想的剧场”,其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国家中心城市的人文凝聚功能在于,以人文关怀培育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凝聚前行力量。人文者,人的文化是也,“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城市文化的根本功能在于文化积累、文化创新,在于留传文化、教育人民。文化是城市的内核,每一座城市都应当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标识。缺乏文化的城市生活是盲目的,一些流于表面的“美化”运动,不但难以达到“美”的目的,反而使城市变得面目雷同、千城一面。城市人文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方向之舵、品位之衡。只有注入人文关怀,以文化传承为载体、以人本理念为核心,城市才是精神归宿、才是真正的“家”。国家中心城市要围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精神的人文凝聚性,为城市发展培育深厚的文化土壤,以强有力的城市之魂引领城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发展质量。


v 西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1、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开..
联系电话:029-86788301
传真:029-86788300
0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