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报告
字号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极具地理意义的干湿区划界线,其东南侧为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西北侧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的“贫富”差距,改变了东南和西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我省绝大部分地区处于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本文围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并从系统推进生态保护治理、构建水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400毫米等降水线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青海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承载,也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因子。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极具地理意义的划界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其东南侧为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占全国 43%的陆地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 94% 的人口和 96% 的生产总值,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而其西北侧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受生态条件制约,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我省绝大部分地区处于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围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省政府研究室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组成调研组,对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气象特征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横跨东北与西南,沿着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这一大体走向。从气象部门统计的年降水量常年值(1981~2020年平均值)来看,我省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东南部小部分区域。

qinghai01.jpg

(一)降水。年平均降水量243.4毫米,其中西宁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391.4毫米,其次是刚察,为388.4毫米,冷湖最小,仅为15.4毫米;区域内年平均降水日数74天,玛多最多,为141天,冷湖最少,为13天;中雨(日降水量≥10.0毫米)日数年平均为6天,其中西宁最多,为12天,冷湖最少,平均每10年才出现一次中雨天气。

(二)气温。年平均气温3.4℃,其中五道梁、沱沱河、玛多、托勒、天峻等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五道梁最低(-5.0℃),沱沱河、玛多次之,分别为-3.7℃、-3.3℃,其余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其中东部农业区大部及诺木洪、格尔木年平均气温在5.3~9.0℃,循化最高。

(三)风速。年平均风速2.6米/秒,其中东部农业区部分地区、共和、德令哈平均风速小于2.0米/秒,西宁、民和风速最小,仅为1.4米/秒,其余地区在2.0~4.2米/秒之间,其中沱沱河、五道梁风速最大。

(四)气象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沙尘暴以及大风灾害。年干旱日数在50~78天之间,暴雨日数在0~52天,东部农业区暴雨日数较多,在30~52天,年均冰雹日数为0.3~16.6天,年均沙尘暴日数为0.1~10.0天,年均大风日数在2.0~149.2天之间。

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生态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既有自然的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观影响;既受生态指标的限制和约束,也面临产业转型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地处高海拔寒冷地区,高原草甸、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均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扰动影响较大,近60年,气温升高了2-2.5倍,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近50年,江河源区冰川退缩15-20%,大通河流域冰川已经消失2/3;多年冻土层呈区域性退化趋势,固态水储量下降,出省江河径流量存在减少的风险。

二是生态保护治理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进入爬坡攻坚期,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突出,仅三江源地区仍有尚未治理的黑土滩(坡)7363万亩,中度以上退化草地2.45亿亩,沙化草地4200万亩,青南地区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60%。目前,退化草原治理率仅为40%左右,且成效巩固难度较大,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的任务艰巨。

三是生态保护治理仍存在短板。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生态亏空多、保护基础能力欠账多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缺乏持续的投融资长效机制,全省环保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维护难。科学保护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生态技术支撑能力还不足。

四是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不畅。维护绿水青山投入成本高,但产出的显性收益依然比较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单一、机制不畅,生态潜力挖掘还不充分。生态旅游产业和绿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整体不发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偏低,多元化补偿方式尚未形成,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五是发展方式转变仍需加力。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与推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附加值高、能耗低的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化学、有色、黑色、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制造行业综合能耗高,生态经济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就建设产业“四地”而言,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率还不高,绿电外送难、调峰难、就近消纳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还不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任务艰巨。

三、对策措施建议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日益彰显。推进我省400毫米等降水线西侧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国之大者”,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决扛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建立生态保护新体系,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子。

(一)系统推进生态保护治理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继续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有序推进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规模化林场建设和绿化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东部黄土高原保水固土林。加强青海湖等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打造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全面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及功能分区,推进重叠或相邻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各类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强化对濒危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生态廊道。

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推进长江、黄河等重点河流生态保护与治理,保障河流基本生态流量和湖泊生态水位。以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为重点,大幅减少水源涵养区超载过牧及各类人为扰动,加强天然植被保护,提升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地生态功能。加大冰川融水保护力度,建设高质量冰川水源地。加强高原特有自然资源保护,推动水生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提高水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开展河流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加强与周边省区水安全保护合作。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东部城市群和工业聚集区为重点,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突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降低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因地制宜推动清洁取暖、窑炉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新能源车、淘汰更新老旧车,提高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湟水河等重点河湖污染防治,综合整治黄河干流排污口和主要支流排污、排水沟。通过清淤疏浚、有害生物控制、自然修复、截污治污等措施,促进重点湖泊生态修复。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农田退水、城乡污水“五水共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替代,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推进生猪、牛羊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实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程,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和无纺布覆盖技术,统筹布局废弃农膜回收储运和综合利用网络。

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城镇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建设并向周边农村延伸,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配套体系,推广无害化处理。统筹特殊类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布局,补齐医疗废物处置与应急处理短板,健全县域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持续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积极争取建立流域上下游“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研究制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政策、运作模式,推动形成稳定的生态保护投入长效机制。

(二)构建水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完善供水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引黄济宁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国家部委更多支持和批复实施。加快补齐河流防洪、城市排涝等薄弱环节突出短板,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水库清淤。对偏远牧区、山区等人口分散地区,因地制宜实施分布式供水工程和储水净水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供水安全水平。

健全节水控水制度。坚持节水优先,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争取优化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增强生态流量保障水平。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标准体系建设,实施重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评估。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计量和监测体系建设,推广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严格控制火电、煤化工、有色、建材等产业新增高耗水产能,严控布局建设高耗水项目。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对灌区、高标准农田等实施灌排体系改造升级,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发展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开展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等示范创建,普及节水型生活器具,增强人民群众节水意识。推进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建立管网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缺水地区人造景观湖、主题公园等高需水项目建设。推进高效节水饲草地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三)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管控制度,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开展气候变化对西侧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影响研究,针对生态脆弱区域、重要战略区域、重点人群开展气候适应行动。配合开展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跟踪研究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冰川富集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及研究,加大封育封禁力度。

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着力提高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支持通过碳交易提高保护地收入,带动碳汇发展。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抓手,合理利用风光条件,深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城市试点,研究推进零碳排放工程建设,探索建设碳中和示范区。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完善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体系,加强沙尘暴策源地、草原雪灾和草原火灾、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等监测与应对。在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实施避险移民搬迁工程。推进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完善事故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预警预报发布制度,实现数据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四)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围绕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稳定钾、扩大锂、突破镁、发展钠、开发稀散元素,推动盐湖相关产业向精细化、高质化、规模化发展。统筹保护和有序开发各类矿产资源,实施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全面提升大宗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推进页岩气勘探开采。开展节能行动,强化节能管理,实施重点行业、产业园区节能改造工程。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和打造一批要素全、链条强的项目,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推进柴达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

优先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统筹风、光、电布局与市场消纳,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加快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推进光热示范项目,有序扩大海南、海西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规模。推动光伏与农业、养殖、治沙等综合发展,利用高支架光伏技术修复戈壁荒漠、荒山荒坡,发展光伏取水、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模式,推进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改造,推动农牧区清洁可再生能源供暖。推进绿色水电发展,稳步推进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建设,建设羊曲、龙羊峡、玛尔挡等水电为主的新能源调控基地。完善水电开发移民利益共享政策,推动水电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移民增收致富。

加强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炭减量绿色化开采,推广先进绿色开采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煤炭开发体系。坚持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相结合,有序推进落后煤矿退出,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煤矿通过产能置换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完善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建设百亿立方米级天然气生产基地。推广运用先进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共采技术。有序发展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控制煤电装机规模,加大落后机组淘汰力度,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先进技术示范应用,促进煤电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积极推动氢能开发利用。

建设储运调峰体系。推进跨省区通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格拉成品油管道扩建、青藏天然气管道建设,推进天然气主干管道与省级管网、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气库间相联互通。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天然气应急调峰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完善以企业储备为主体、政府储备为补充的煤炭储备体系。完善能源调峰体系,推进重点抽水蓄能电站研究论证和规划建设,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实施既有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改善电力系统调峰性能。推动“新能源+储能”深度融合,推进风、光、水、储多元互补开发。

(五)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支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能源资源、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改造。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积极培育品牌产品和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传统产业释放新活力。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智慧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延伸,发展新型金属合金、信息材料、储能材料、高强度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高原医药和高原康养产业,推动建设中藏药研发基地、标准化中藏药种植示范区,完善中藏药材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打造特色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创建具有青海特色的寒旱农业、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保护发展本土特色优势种质资源,做优牦牛、藏羊、枸杞、油菜、冷水鱼、藜麦、中藏药材、优质牧草等特色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推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加强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培育文旅产业新支柱。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发展休闲旅游、户外探险、冰雪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文旅产业,完善户外营地、健身步道等设施,提升打造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开辟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大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度假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办好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

(六)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提升西宁等中心城市人口承载力、经济带动力,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区域增长极。推动兰州一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升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功能,带动西侧区域经济效率整体提升。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推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积极争取脱贫县优先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化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支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与农牧民联营,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持续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向乡村流动下沉机制,开展文明乡风培育行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脱贫地区发展内生能力。

拓展省区互动合作。加强与东中部省份互惠合作,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探索通过共建园区、飞地经济、异地孵化等形式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

构建多层次开放载体和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向西开放力度,推进陆港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打造进疆入藏战略性交通门户和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深化生态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西藏联合打造中国一尼泊尔商贸走廊,加快推进格尔木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争取设立青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西宁、海东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数字贸易通道。办好国际生态博览会、青洽会等展会活动,加快青海企业及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步伐。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