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七年之痒”
——写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启动七年之际
字号

今年是雄心勃勃的、包括17项目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简称《议程》)启动的第七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 领导人与各国人民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它们既是一份造福人类和地球的行动清单,也是谋求取得成功的一幅蓝图。”我国也于2016印发关于《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深圳、太原、桂林还入列“第一批创新示范区”。《议程》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因涉及全球70亿人能否填饱肚子,尤其引人注目。

但七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全球粮食安全现实与目标的落差在加大,疫情、战争、气候变化威胁长期存在,世界进入了动荡变革期。

一、全球饥饿人口不降反增

2021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跟踪》指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过程遭遇逆转,可持续发展各领域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消除饥饿目标更难实现。受疫情影响,2020年长期饥饿人口新增8300万到1.32亿,维持粮食和农业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进展缓慢。世界粮食计划署更指出,2019年以来处于粮食危机人口已增至2.76亿。

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紧张局势,两国分别颁布了有效期长短不一的法令禁止粮食、糖、化肥出口。气候变化影响方面,今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指出:全球升温已达1.1℃,预计未来十年,气候变化将使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翻两番。多种气候灾害在同一地区叠加将加剧气候冲击,极端高温和干旱相互作用将引发热带地区农作物产量锐减。若全球变暖超过2℃,则主要玉米种植区将面临更大歉收风险。

我国同样面临粮食压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1.6亿吨,对外依存度近20%,主要为大豆、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二、全球种业秩序由国际组织和跨国集团主导,我国参与度和话语权有待提高

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种质资源库是种业安全的基础工程。种业安全是集原生境与非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特别是作物野生近缘种发现与保护、育种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机制与国际种质资源交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1.全球种质资源库遗传资源材料增速放缓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三份报告》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有114个国家及17个区域和国际研究中心在831个基因库中期或长期保存了570万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材料,较上年略增0.2%,为10年新低。疫情也对新种质资源收集获取等基因库运作产生负面影响。

2.我国获取境外种源以科研机构研发合作为主渠道,尚未加入《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面临与国际种质资源库隔断的风险

全球种质资源合作有四种形式:一是国际组织主导的双多边合作(通过公约、条约等)。二是种业巨头主导的市场化合作。与本土科研机构和种业公司进行项目合作、在世界各地设立产量测试基地等。三是科研机构主导的研发合作。我国主要通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所属11个农业研究中心的基因库获取国外种质材料。四是由本地区相关国家指定机构组成的区域协作网。如,东非植物遗传资源协作网、加勒比地区植物遗传资源网络、东亚地区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协作网等。

我国已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采用“农民免责”的1978版本而非更偏重跨国种业公司专利保护的1991版本)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特别是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2014年10月生效),可在双边基础上获取与惠益分享种质资源。

三、以种为基,建设“一中心两基地”种质资源库,掌握粮食芯片主动权

“一中心”即建设广东种质资源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广东技术优势,整合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国家基因库、华大农业等机构的农业、种业、生物科技创新资源,搭建国际农业(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库和基因组数据共享库,创建种质资源数字化表型组分析共享平台,开展国际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与精准鉴定,实现种质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开发利用、提升种业的竞争力。

“两基地”即海南南繁基地、海外基地。一是海南南繁基地。依托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广泛收集热带种质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作物、畜禽和水产良种联合攻关,选育高产、优质、耐热及抗病虫害的品系或品种,供世界各国研究及推广(作育种材料或直接利用),建设种业示范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打造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二是海外基地。依托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国,结合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发展适合当地生产条件与耕作制度的新品系及新栽培技术,推动水稻、蔬菜水果、天然橡胶、油脂油料、植物病虫害和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渔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等领域与国际标准接轨,形成我国农业技术的海外集成示范。


胡振宇、安然、周菁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