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海省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字号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农村厕所革命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阶段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年接着一年扎实抓下去,就一定能够解决好农村厕所问题短板,消除这个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的突出难点。

一、当前我省厕所革命现状

我省农村改厕工作从2004年开始,截至2017年,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累计改造农村户厕66.48万座;2018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启动“厕所革命”,三年累计改造农村户厕19.51万座。尽管因为环境整治拆除、年久失修减少了一些,但从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三个部门联合调查情况看,截至2020年末,全省基本达到卫生厕所标准的农村户厕为48.4万座,普及率达到54.4%,其中,6个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9%,8个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5%,31个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7.9%。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厕所革命政府支持力度大、各地各部门推进有力、成效比较明显,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牧民文明生活观念的提升,这一影响农牧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正在加快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原则,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以及全省农牧民群众的美好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对“革命”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厕所革命不仅是改善日常生活必备的卫生设施,更是人民群众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但目前各地各相关部门认识不够到位,工作推进简单化,实施内容单一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进度缺成效。如:农村户厕改造多数还是将原来的旱厕重新维修,没有改变原有的如厕习惯等生活方式,未达到革命的目的。又如,有些实施了水厕的地区,对于后期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农村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等工作都未进行统筹考虑。县乡两级对厕所革命理解不深、工作不细、抓的不实,与因地制宜的要求有差距。再如:一些地区农村改厕模式选择与农牧民意愿有偏差,对农牧民的需求摸得不够准,群众喜欢水厕,也有条件建设水厕,但因图简单方便一旱了之。

(二)对“层级”的贯同还有待加强。农村厕所改造项目公益性强,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财力有限、配套不足,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缺口较大。中央和省级资金理应是要发挥引导作用,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补助,但在实际工作中厕所革命的资金投入完全依靠省级财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县级的主观能动性,加之前几年又有工作考核指标,基层就本着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尽力完成任务即可,不愿再去争取本级资金进行工作加持。同时,省级力量有限,虽采取各种办法对基层进行指导督导,但农村户厕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想要完全顾及实不可能。

(三)对“技术”的探索还有待精确。我省地处高寒,农村厕所革命起步晚、经验积累不够,本地生产企业较少,照搬东部城市改厕模式、引进的内地技术产品,由于缺乏适宜干旱、寒冷地区和农村牧区建设施工的相应标准规范,针对性、适用性不强,产品质量控制难,技术推广隐患大,部分设施农牧民反映不好用、不满意。加之,农村厕所革命的负责部门较多,相关职能调整到新部门后特别是县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缺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评价、施工监管方面的人才,省级技术指导面宽点多,力量有限,难度过大。

(四)对“布局”的规划还有待细化。我省多数村庄编制了村庄规划,但规划目标大而全、不实用,建设过程中,相关项目缺少衔接,有什么项目就实施什么项目,顾此失彼,今年建明年拆,导致资源浪费。农村卫生厕所因缺乏污水管网,旱厕占比偏高。推进过程缺乏优先衔接,厕所改造、污水设施建设等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布局规划不合理,呈现出“两头强、中间弱”,易地搬迁村、城市近郊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村基础条件较好的,打造了一批示范村、亮点村,而多数村庄建设较为散乱,厕所改造不到位的现象依然普遍。

(五)对“认同”的观念还有待宣传。政府大包大揽、农民参与不够的实施机制,是农村改厕不断出现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有些地区不管老百姓愿不愿意,强行推进改厕,农牧民既不出钱也不投劳,其结果就是政府干农民看,改得好就用,改的不好就当摆设,对改厕不关心不参与完全成为局外人,改厕后不满意就反映问题。由于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能充分体现,政府一揽子把资金全给足了,群众不愿自筹,甚至投工投劳比例也不高,建了水厕后又怕运行花钱,参与积极性不高,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有的地区厕所闲置率较高,究其原因,要么舍不得用,要么不愿意用,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三、几点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中央明确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继续稳步推进,用两个五年建设、一个五年巩固。

(一)处理好数量与质量、进度与时效的矛盾问题,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全国农村厕所革命把握的总进度就是用两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完成改厕任务,不是百分之百,再用五年时间来巩固提升,到2035年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农村改厕不是在短期内打全面收官的攻坚战,这与脱贫攻坚不同,也不要求不落一户、不落一村。各地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和群众意愿,坚持实事求是,自下而上科学确定“十四五”农村户厕改造目标任务,稳妥有序推进。省级原则上不定指标、不下任务,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摸准群众需求,确定年度改厕规模。群众有需求、改厕条件成熟的要积极推进,不能消极懈怠不作为,对条件不成熟或农牧民群众改厕意愿不高的地区,要做好改厕试点推广,改变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要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规划,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合理确定改厕优先序,明确年度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改变一头强一头弱的失衡现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有力向前推进,不能因为工作难度大容易出问题,就消极应对,更不能以上级没有下指标和尊重农民意愿为名而止步不前。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健全省负总责、市州协调、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州负责上下协同、指导落实。县(市、区、行委)强化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乡镇要做好具体实施工作。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发挥村级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联系群众、百姓议事等活动,推动厕所革命理念和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明确筹资比例,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性强,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财力有限、配套不足,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缺口较大。各级财政尤其是市县级要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重点支持厕所改造、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群众自愿改厕、积极参与,主动自筹,自筹比例各地视情确定,但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过度承诺,片面追求农牧户“零费用”改厕。探索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厕所建设和运维管理。

(四)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突出,群众的积极主动性需进一步调动。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卫生乡村创建活动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及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设置专栏、专题、专访等,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群众对卫生厕所的认识,引导逐步养成文明如厕习惯。

省农业农村厅:孔俊君 杨 玫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