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生等:保险保障 为全面复工复产纾困解压
字号

在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时下,全面复工复产正起笔全国战“疫”故事的新章节。

在2月15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强调,要切实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同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渡过暂时难关。”

3月26日,银保监会再次发文,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作出积极部署,鼓励加大保险和担保服务支持力度。

重启键下的中国经济社会,被疫情推高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情绪尚未消解。保险业纾解压力、兜底风险的快速响应,为亟需“解冻”的市场信心注入暖意。

保险业深谙,风险保障属性是其独有的“立业之本”。无论在前阶段疫情严峻的危急时刻,还是当下复工复产的紧迫节点,从“保人”到“保企业”,在“助人即助己”的正向循环中,保险业或将重构起战“疫”后行业价值增长的新逻辑。

驰援:惠企利民

复工复产进行时,经济运行的生机渐显。复苏的阵痛中,作为“减震器”的保险业不负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大保险机构凭借主业优势,持续挖潜和提升保险、投资等服务能力,以对接企业最现实痛点与迫切诉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教授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保险机构基于复工复产企业的顾虑和风险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了责任扩展、保费优惠、保障延期,以及协助企业事前风险防范等支持举措。聚焦产品创新优化,推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为企业因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封闭或隔离所导致的产品损失、员工工资及隔离费用支出等提供保障。同时,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拓展力度。积极发挥保险业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安全风险评估、疫情防控培训和隐患排查等风险管理服务。

复工复产保险的“太平模式”,现已在贵阳、南宁等城市相继落地。截至3月14日,太平财险已为14120家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141.2亿雇主责任险新冠责任风险保障,为1万多家旅行社、200多家运输企业免费延长停业期间保险期限。

记者从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了解到,包括“太平附加百万行无忧意外保险”在内的3款意外险及26款重疾产品,均在原保险责任基础上,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障范畴。为重点支持湖北地区复工复产,太平养老已累计为260余家当地企业的1.4万余名员工提供了新冠保险保障。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品牌宣传部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2月起,中意人寿旗下包括“中意e外保意外伤害保险”“中意悦享安康重大疾病保险”“中意附加一生保重大疾病保险”等50余款产品均进行了保险责任扩展。

2月7日,平安产险宣布为全国10万家小微企业无偿提供专属风险保障,总保障金额达1000亿元,以解小微企业燃眉之急。人寿财险同样推出“组合拳”,各分支机构现已针对住宿业、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等领域小微企业,陆续推出了系列保险扶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产险于去年业内首发的“安责险风控云平台”现已面向所有企业免费开放。该平台搭建了12个细分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安全微课、安全工具包、信息动态和专家库四大线上板块,为企业提供多场景的事故预防服务,全方位助力安全生产、科技装备等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初期,人保财险湖北分公司便快速启动了普惠金融业务绿色审批通道,24小时不间断受理存量客户办理贷款,保证保险的续保申请、审批、出单等工作。人保财险现已快速受理审批了多家中小企业“政银保”贷款保证险的续贷承保需求,为企业解决融资增信难题。

凭借自身综合金融优势,中国人寿集团现已协同成员单位广发银行,通过保险服务与信贷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及企业开展服务,提振市场信心。

“当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不少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积极拓展具有融资增信功能的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朱俊生进而建议,要进一步创新资金运用方式,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支持。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直接发起设立中小微企业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专项债券及相关金融产品。

各地政府也正与保险公司携手合作,进一步落地落实多样化保障模式。2月12日,宁波正式出台了《关于发挥保险社会治理功能促进我市防疫情促复产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支持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险专项政策。意见涵盖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惠企减费让利、稳外贸、保物资供应、提高保险服务质效等多项实际举措。

目前,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金融局、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北京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持参保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若干措施》,将面向全市参保的5.68万余家企业(其中年保险费在2000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4.84万家)。一方面,在不增加保费的基础上延长保险期限,预计涉及减免保险费2709万元,提供3075亿元风险保障;另一方面,明确了事故预防费用和宣传费用可优先用于疫情防控工作,预计涉及资金1500余万元。

朱俊生表示,当下亟需关注的,还有新经济形态的保险保障。一方面,疫情严重抑制了消费,并使得不少零售企业、餐饮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网购等新经济形态为缓解疫情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险企的保障助力,将进一步发挥新经济形态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除缓解近急,保险业未来一段时期内,在推进完善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朱俊生指出,疫情暴露出我国部分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保险业可凭借保险资金期限长、稳定性高等优势,强化与有关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及企业的服务对接,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勇坚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建议,要持续推动保险业务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疫情期间,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技术等大健康产品大显身手,而这些与保险业务有着巨大的融合空间。从发达国家看,为弥补公立医疗体系的资源紧张局面,由商业保险支付支持的私立医疗体系可为公众提供差异化服务。在我国,保险业布局“大健康”打造新生态,同样是大势所趋。

北京诚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云飞博士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疫情面前保险公司勇于担当,快速响应、高效理赔,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心理需求、补偿被保险人损失,收获更多市场认同,从而获得积极长期收益。某种意义上,保险业自身因风险而生并得以发展。此次疫情对于保险业来说,危机中潜藏着机会,其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功能将会获得更大发挥空间。这既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以经营风险为主要使命的保险行业的内生需求。

自救:线上突围

于保险业而言,与不遗余力对外“驰援”并行的,还有内部“自救”的紧迫命题。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直接财务影响有限,但将给其业务面带来较大风险。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从增量业务看,在展业中占主导地位的营销员渠道,如线下拜访、推介会、增员等活动受阻,导致新单业务下滑,加之时点特殊,“开门红”策略失效。从存量业务看,疫情可能导致部分业务赔付压力增加。

“但考虑到民众风险意识明显上升,各公司也都在积蓄力量,疫情过后可能会有弥补性的销售反弹,由此看来,负面影响可能是短期的。”锁凌燕表示。

尽管保险业短期内承压已是不争事实,李勇坚依旧对未来市场持有乐观预期。他指出,基于保险业的反周期特性,疫情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正面大于负面。一方面,疫情过后社会公众对健康险的需求会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预见,互联网保险等新业态将借势实现快速成长。

无缝切换战“疫”应对模式,“逆风”自救的保险业,成功打造出线上复工的行业样本。

早在1月20日,平安产险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通7×24小时95511应急联络热线。同时,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平安好车主APP等线上服务平台推出了包含保单、理赔及用车的全流程、全周期、零接触服务。

也同样得益于科技的高效赋能,太平人寿的全流程线上解决方案迅速调整回应。据统计,1月24日至3月12日期间,太平人寿共完成电子投保234.4万件,“秒赔”移动服务平台共处理理赔案件2.4万件。

记者从中意人寿辽宁省分公司了解到,自2月10日正式返岗复工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企业推出了多项线上服务举措,“指尖投保”为客户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掌e通”或“掌上中意APP”即可实现在线填写电子投保确认书、照会回复等操作。

同时,中意人寿为个人投保等各业务渠道延长宽限期,所有春节期间应缴保单宽限期由60天延长到2月9日,极短期复效延长至120天(自保费到期日起算),通过“掌上中意APP”可在线办理多达28项保全业务。

锁凌燕表示,各公司现已普遍借助线上平台开展营销员在线营销技能培训,并为线上展业等新营销手段提供支撑。借助疫情防控期间全民高在线时长的契机,力图通过“线上”弥补“线下”损失。

经此一疫,主动抑或被动,整个行业或将会“突变式”地跨入深度线上化阶段,以谋求突围,并将加速行业转型升级进程。

李勇坚指出,疫情前的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可大致划归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互联网保险公司,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主要包括众安在线、易安保险、安心保险、泰康在线等四家。从总体来看,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一直被市场看好,即使有亏损,也是战略性的。

二是在网上开展保险业务的传统保险公司。当前国内200余家传统保险企业中,大部分已开展线上业务,包括官网销售产品以及线上理赔等。而在疫情之前,基于技术力量、系统建设支出、传统保险代理人利益保障等问题,其线上业务整体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但也不乏部分企业选择较为激进的路线,如新华保险通过自主研发等手段为一线队伍提供了多样化的线上支持服务,包括投保、签约、学习等在线销售及展业平台,新一代移动保全系统以及在线续期服务等,并推出微信回访、自助理赔等客户服务工具,其在此次疫情中的从容应对,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不断强化的科技赋能。

三是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近几年传统互联网巨头利用其流量优势纷纷入局,例如蚂蚁保险、微保、京东数科等。2015年《关于深化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创新发展,鼓励保险销售多元化。网络保险经纪平台的“互联网+保险经纪”模式也借势获得较快发展。

李勇坚分析认为,疫情之下,线下营销模式的局限凸显,而另一面,消费者对线上营销方式开始逐渐接纳,这势必推动整个保险业务的在线化。尽管在疫情前,出于各种因素及顾虑,很多险企在提高在线化率、推动科技应用方面意愿不足,但此次疫情重新定义了科技投入的价值,更使线上培训、智能核保和理赔、在线身份识别以及智能营销等新技术或新模式得以验证,由此可能会引领未来保险消费新风向。

锁凌燕同样认为,“疫情有可能会倒逼保险公司拓展互联网业务,并重新思考互联网业务的定位和发展。”从以往经验看,若将互联网平台作为渠道,其“魅力”的发挥需要适合的保险产品来配合,这一“互联网+”保险的思路,还是延续了单向的保险经营模式,即借助拜访、劝说、引导等手段,将产品和品牌植入消费者的认知空间,将产品推销出去。

锁凌燕继而指出,“而此次疫情提示我们,‘互联网’+保险不应只是简单相加的概念。必须看到,当前互联网经济催生出了新的消费者群体,培育出了新的消费文化,也将塑造数据科技的新可能。”因而,互联网保险应秉持互联网精神和思维,其经营模式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要借助移动终端传递相关消费知识与理念;另一方面,险企需时刻关注用户反应,并及时作出反馈,优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和产品要更亲和、更真诚,甚至要会“卖萌”,以增加用户体验,增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任。

“保险机构需在人才、组织、文化等方面深刻变革,将科技应用于保险经营管理的各个业务流程、服务环节与价值链。”朱俊生强调。

张云飞指出,“保险公司借助网络提供保险服务,未来还有更大发挥空间以及必然的利润空间,如甄选优质目标客户、挖掘客户潜力、控制经营成本、升级保险产品等。依托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保险公司为差异性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精准的保险服务变得可行。与此同时,公众逐渐提升对保险这一风险管理工具的认可度,也是大势所趋。”

风控:动态监管

疫情催生下的这场保险助力实体经济的深度实践,其呈现的创新甚至重塑之力,正为处于转型的保险业注入更多可能与思考。

而这场深度实践伴生的潜在风险积聚,也亟需监管部门正视。

2月11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身保险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扩展责任、捐赠保险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并进一步净化商业行为,不以理赔作为营销噱头,谨防保险保障“变味”。

近日,银保监会财险部向各财险公司下发《关于做好财产保险业复工复产相关保险产品开发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切实做好相关保险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张云飞举例指出,“当前有些行业行为,如借用疫情夸大产品功能、沽名钓誉博眼球,甚至是利用理所应当的理赔来自诩慷慨,终将会被市场所摒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个险企的积极作为对于提升行业美誉度、公众保险意识等有积极作用。”锁凌燕指出,但当前对新冠病毒潜在影响的认识并不充分,对扩展责任、捐赠保险等行为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估计不足。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保险行业为抗疫一线捐赠保险保额已超过15.7万亿元;新冠肺炎相关理赔超过9万件,赔付金额1.1亿元。在此情况下,监管部门及时发声、提示风险、强化行为监管,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

锁凌燕认为,现阶段监管重点还应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及时关注新冠肺炎相关业务开展和赔付情况,动态掌握风险变化;二是密切关注互联网经营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坚持线上线下一致性原则,指导各公司进行相应的信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维管理,严防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等风险。

“保险监管部门履行‘保险姓保’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张云飞表示,应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促使保险公司严格执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的诚信环境。与此同时,通过行业监管,鼓励和倡导保险公司追求长期价值回报,对诚信行为给予及时宣传表彰,对违法行为给予足够震慑的惩罚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嫌违法违规方面,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被投诉情况更加严重。”李勇坚指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财产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6.07件/亿元。其中,安心财险、易安财险、泰康在线分别以131.38件/亿元、41.66件/亿元、39.93件/亿元,“包揽”亿元保费投诉量前3位。也有研究人士认为,互联网财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普遍较高与其业务类型有关。但需明确的是,防范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风险,强化监管势在必行。

对此,李勇坚建议,一要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保险的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依赖于公众互联网,数据信息安全监管力度不能放松。二要充分保护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三要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中的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角色定位。四要探索建立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五要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监管科技。从以牌照管理为主的事先监管,向放宽牌照准入、加大事中事后监管的模式转型。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发表时间:2020年5月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