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历史上发生瘟疫时医生不戴口罩也未被感染 为什么?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关环境与健康的话题不断被提及,包括气溶胶传播病毒、粪口发现新冠病毒、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等。环境和卫生领域中的有些认识是一致的,有些认识研究支撑不够,有些争议还较大。因此,加强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和科普十分必要。

一、环境与健康领域的认识异同

其一,有些认识是一致的。例如,《诊疗方案(第七版)》中新增了“病理改变”。以肺脏和免疫系统损害为主。其他脏器因基础病不同而不同,多为继发性损害。这样的病理改变得到了大气环境保护专家的认同。在我国启动雾霾研究的2012年前后,大气环境专家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发现:颗粒物越小,进入到人体的部位越深。如果PM10(10μm)是“脏鼻孔”的话,则4.7-7μm可以进入咽喉,3.3-4.7μm可进入气管和支气管,2.1-3.3μm可以进入中支气管,1.1-2.1μm可以进入支气管终端,0.65-1.1μm可以进入肺泡。即,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已经接受了卫生健康领域专家的知识。

那么,戴口罩能起到效果吗?目前,戴口罩被认为是防范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N95口罩效果更好。N95是美国标准;只要符合N95标准并通过NIOSH审查的便属于N95型口罩;这种类型的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在0.075µm±0.020µm之间的颗粒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对应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中的概念,可阻隔PM0.1以下的颗粒物进入人体。与世卫组织的结论对比,进入肺泡的颗粒都能过滤掉。换句话说,N95型口罩或KN95口罩均能提供较好的防护作用。KN95是中国标准。N代表非油性颗粒物,95代表能阻拦直径最小颗粒的95%。如果医护人员或经常进出高风险区域的人员,佩戴N95和KN95口罩是有效的。

其二,有些结论的研究支撑不够。例如,有专家提出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也有专家发现人的粪口携带病毒。这些问题已经体现在诊疗方案中有关传播途径的描述变化上。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描述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第五版就已经修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3月4日的第七版新增了提示,“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从大气化学角度看,如果气溶胶传播病毒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谓气溶胶,是由悬浮在气体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组成的系统;颗粒在0.01~10μm之间。人们熟知的天空中的云、雾、尘埃,工业锅炉烟气和车辆尾气,粮食加工的粉尘,人造烟幕和烟花等都是气溶胶。从流体力学角度看,气态的气溶胶是连续的,固、液态是分散的。可怕之处在于气溶胶是无孔不入的,还能飘到很远的地方。以京津冀风道上的2+26个城市为例,防治污染物扩散距离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之间。如果气溶胶传播病毒的距离那么远,人怎么隔离才有用呢?同样,如果粪便和尿污染水体并携带病毒传播影响人,也是可怕的。虽然水处理可以去掉其中的部分,但如果不能采用膜技术处理,仍有残存。“水往低处流”。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一旦生活污水进入长江,下游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防控呢?

其三,有些认识是有争议的。例如,野生动物保护,特别是《生物安全法》立法进程提速,对此每个人都是十分赞成的;但哪些动物能吃、哪些不能吃,采用“黑名单”还是“白名单”,认识并不统一。

以蝙蝠为例。最初认定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但科学上似乎并没有确凿证据;即使有证据表明蝙蝠就是中间宿主,也不能证明所有蝙蝠都携带新冠病毒;即使真的不能吃,也不能否定中药“夜明砂”的合理性,因为农民也说这样一句话:凡药三分毒,“以毒攻毒”也是中医的理念之一。有谁能说、有谁敢说,西药没有毒呢?

3月5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渔业)部门贯彻落实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明确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对象、管理范围和管理要求,特别指出中华鳖、乌龟等列入水生动物相关名录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按照水生动物管理。

有专家表示,迄今全世界没有发现和报道过人鱼共患传染性疾病,因为变温的水生动物与恒温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水生动物病毒不可能感染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病毒也不可能在水生动物体内增殖;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水产品与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任何直接联系。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诸如野猪、娃娃鱼等等,能人工养殖并用做食材吗?最近有媒体报道狗感染新冠病毒,还能养吗?

二、关于加强联合攻关,转变生活方式的建议

鉴于环境与健康领域认识的异同,我们建议如下:

加强环境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在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疫情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加强环境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以数据说话,以事实说话。环境与健康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既不是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也不是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却是一个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议题: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污染防治的目的在于减少污染物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的病人看,一线人员仍有被感染的。而人们在一些影视上见到,中国历史上发生瘟疫时医生不戴口罩,也没有被感染。这是为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开展环境与卫生的联合攻关和科普,使相关认识成为共识和普通大众的知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必须扬弃。近阶段关于中医和西医的讨论,表面上是“证书”与能力,回归初心、治病救人与收益排行之争;背后却是文化之争:西方文化是定量的、解析的,机械的,东方文化是定性的、经验的、系统的。西医把机械原理运用于医学,把人当作零件一件一件解剖开,把病当作敌人一个一个打,有人越治体质越差;迄今很多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之类没法治。中医的文化基础是阴阳调和,是扶正抑邪,治瘟疫的药方更是在死人基础上试验总结出来。现在有人却认为,按照美国的办法试验才是科学,中国古人做的不是科学,这样的认识对吗?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中医、哲学和文化发生兴趣甚至痴迷的同时,我们的少数人却怀疑、排斥甚至打压。借用马克思形容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方法论的形象比喻:像一个糊涂的老太婆,在给婴孩洗澡后把婴孩和脏水一块泼到门外了。更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婴孩倒掉了,却把“脏脏、驱利”的“洗澡水”留下。也由此可见,真正做到“四个自信”还任重道远。

形成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习惯。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强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已形成共识的理念和知识,应成为教科书上的内容,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和卫生健康意识,以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等媒体宣传讲卫生、勤洗手、就餐用公筷等宣传,应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更进一步,每个人的消费,都应当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策要求,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多用节能、节水型产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有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保护生态环境,不能随意乱扔垃圾,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认识生态自觉的重要性,从而使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成为时尚和社会氛围。

来源:网易研究局,https://mp.weixin.qq.com/s/m8IuKNAzjrVJo30u7jaYJg 发表时间:2020年3月1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